- 锅炉除氧器系列
- 新型旋膜改进型除氧器
- 真空除氧器
- 电化学真空三位一体除氧器
- 低位真空除氧器
- 大气式除氧器
- 解析除氧器
- 旋膜式除氧器
- 热力除氧器
- 三位一体真空电化学除氧器
- 全自动解析除氧器
- 旋膜式除氧器改造
- 胶球清洗系列
- 冷凝器在线清洗装置
- 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
- 收球网-胶球清洗配件
- 装球室-胶球清洗配件
- 胶球泵-胶球清洗配件
- 二次滤网-胶球清洗配件
- 胶球清洗装置
- 凝汽器清洗胶球分类
- 凝汽器循环水二次滤网
- 加药装置系列
- 磷酸盐加药装置
- 智能加药装置|全自动加药装置
- 循环水加药装置
- 炉水加磷酸盐装置
- 工业滤水器系列
- 手动旋转反冲洗滤水器
- 全自动反冲洗滤水器
- 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
- 精密激光打孔滤水器
- 手动滤水器
- 电动滤水器
- 全自动滤水器
- 工业滤水器
- 快开盲板过滤器
- 真空滤油机系列
- 透平油真空滤油机
- 多功能真空滤油机
- 真空滤油机应用
- 高精度精密滤油机
- 锅炉消音器系列
- 柴油发电机消音器
- 锅炉风机消音器
- 锅炉消音器
- 蒸汽消音器
- 排汽消音器
- 吹管消音器
- 管道消音器
- 风机消音器
- 小孔消音器
- 安全阀消音器
- 柴油机消音器
- 真空泵消音器
- 汽轮机消音器
- 锅炉管道吹管消音器
- 锅炉蒸汽消音器几种形式
- 其它节能减排设备
- 汽液两相流液位控制器|疏水器
- 煤粉取样器|锅炉自动取样器
- 射水抽气器(多通道、单通道)
- 列管式冷油器
- 飞灰取样器
- 煤粉取样器
- 锅炉取样冷却器
- 汽液两相流疏水器
- 旋流式飞灰等速取样器
真空除氧器装置行业制造标准体系发展?
真空除氧器装置行业制造标准体系发展?2023年,多个领域也纷纷发布真空除氧器装置实施方案,对各自行业的真空除氧器使用进行指导,明确目标、提供技术指南和政策支持等。真空除氧器装置行业制造标准体系发展宏琦厂家说明以供参考。
真空除氧器装置行业制造标准体系发展处理方案及应用为解决真空除氧器用蒸汽量频繁剧烈波动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整改,具体措施如下:
1)将真空除氧器压力变送器及PLC量程由原来的0~50kPa迁移至0~100kPa.由于真空除氧器设计大工作压力为20kPa,所以原量程设计为0~50kPa。但实际上,真空除氧器压变取压点位置比压变安装位置高4m(经实际测量,为施工不合理导致),这4m的取压管内由于工艺情况始终是充满水的.由于4m水柱产生的压力为40kPa,所以真空除氧器如果按照原设计压力工作会出现超量程现象,因此将其量程迁移至100kPa,保证其工作范围.这样可以保证压变正常使用,使岗位人员得到正确的工艺参数,同时保证真空除氧器蒸汽压力调节阀可以正常动作.
2)增加真空除氧器压变阻尼值(此处调整的阻尼值为变送器内部参数,具体调整方法请参阅压力、差压变送器说明书),减小变化速度.调节时间由原0.12s改为1s;增加真空除氧器水位差压变送器阻尼值,调节时间由原0.12s改为4s.目的是降低压力、水位变化速度,减少真空除氧器压力波动时产生的假水位现象,
以免对调节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投资,又满足了预期功能需要;在系统变电站上则出于控制简单、可靠性高的要求,当前还是采用消弧线圈为宜。
3)调整真空除氧器压力、液位两台调节阀的PID参数.此两台调节阀由SIEMENS公司6ES7~400系统控制,调节阀通过S7程序中的FB41(PID控制块,S7程序自带)控制其动作.通过控制真空除氧器供水调节阀,减小真空除氧器水位、压力瞬间波动,减小真空除氧器用蒸汽量波动,进而减小真空除氧器对锅炉水位的影响.调整1号、2号真空除氧器水箱水位调节阀及1号、2号真空除氧器蒸汽压力调节阀PID参数(此处调整的PID参数为S7程序中调用的FB41的输入值,由于每台调节阀需调用FB41一次,因此要对每台调节阀分别设置P、I、D值).这里采用的是试凑法,调整过程在很多相关业论文中均有介绍,本文不再赘述.通过以上参数调整,控制这4台调节阀调节动作时间.先使真空除氧器供水量尽量平稳,然后调整真空除氧器用蒸汽量使其平稳.真空除氧器给水调节阀PID参数由原来的0.1、15000、0改为0.002、10000、10000;真空除氧器压力调节阀PID参数由原来的0.5、15000、0改为0.2、10000、10000(3).
4)全开1号、2号真空除氧器之间的气平衡管,保证两图3改造后真空除氧器用蒸汽量与锅炉蒸发量及给水量关系没有剧烈、大量用气量波动的情况下,蒸发量波动在3t/h
以内,液位在25~48mm(中水位为30mm)之间波动,波动时偏离中水位小于土13mm.
本项目利用现有设备,开发设备潜在能力,在分析了汽包水位周期性波动问题的成因后解决问题.整个改造不需花费任何费用.改造后设备运行稳定,可以克服原控制方式的诸多不利影响,保证了锅炉的稳定运行,创造了长期的经济效益。